北京時間8月18日,來自成都的李與白包子鋪在紐約的第一家加盟店正式開業。李與白聯合創始人鄭小琴告訴記者,開業第一天,約40平方米的門店營業額達4000多美元,賣得最好的是成都的特征醬肉包。
與此同時,成都的火鍋品牌小龍坎也在尽力耕耘歐洲、北美洲和東南亞等海外市場,開在巴黎第二區的門店已營業三年有余,已成為巴黎交际渠道上的熱門餐飲目的地,迎候著來自国际各地的游客和消費者。
成都的茶飲企業茶百道4月23日在香港交易所成功上市。上市后的茶百道,將海外拓宽的首站選在韓國,隨后逐渐擴展至泰國和澳大利亞。
從美國到法國,再到韓國,無論是小到早餐的包子鋪,還是麻辣鮮香的火鍋,抑或是年輕客群鐘愛的奶茶,細究它們背面都有一個同樣的坐標——成都。這些餐飲品牌在成都生根,從成都出發,向国际進發。
在成都從早到晚,沿著時間的刻度,美食的選擇更加豐富,而其间任何一個選擇背面都可能是個大市場。
“老板,來兩個包子,搞快點哈,趕到上班。”在成都,繁忙的清晨,不少人會選擇吃幾個包子當早飯。這是李與白包子鋪最為尋常的一幕。
這家在2020年6月開張的“小包子”店,在之后的幾年時間敏捷生長,通過精細化打磨產品、整理門店形式,與傳統的包子鋪形成了差異化,很快在成都市場出圈,並且跑向全國市場。
從成都誕生,能够說,即便是小小的包子,依舊擁有無限的幻想空間。李與白聯合創始人鄭小琴告訴記者,现在李與白在成都有150家簽約門店,在全國更是達到了760家,“雖然已有必定規模,在成都也有必定影響力,我們依然需要不斷精進、探究。”
晚上10點半,小龍坎全球旗艦店門外步梯上,人來人往,絡繹不絕,乃至有人還拖著行李箱在排隊。
待招呼客人坐下后,小龍坎全球旗艦店服務經理侯永欣告訴記者,正常情況下店裡每天客流有900多人次,翻台率6.5次左右,假日更可高達10次。“消費者來自天南海北,這家店均匀下來,外地消費者就餐約佔到60%。”
在成都,吃是大事,更是大市場。2014年,小龍坎在成都水碾河開出了第一家門店。小龍坎品牌負責人稱,现在他們在成都已有25家門店,全國門店數量超過800家(含在建門店)。“2015年,我們還初次推出24小時營業形式,不僅滿足消費者隨時品嘗到地道成都火鍋的需求,還順應營業時間增加了早餐和夜宵系列。”
“美食特別多,讓人目炫繚亂。”從上海來的譚欣怡是個狂熱的火鍋愛好者,“辣椒磕碰著花椒,裹挾著牛油特有的香氣,麻而不燥,香氣扑上來的感覺簡直是‘不擺了’!美食,靠的便是口口相傳,選擇這些‘名聲在外’的,總還是穩當。”
企業的快速成長,緣於其生長的土壤是厚實的。成都這片土壤,不僅培養了本地人的味蕾,孕育了很多的本乡餐飲企業,還招引了五湖四海的门客和餐飲企業。
美團和大眾點評的數據顯示,7月以來,成都地區餐飲堂食消費較上一年穩步增長,其间,異地游客貢獻的餐飲堂食訂單量增長超36%。高端餐飲品牌新榮記在北京、上海、香港之外也布局了成都市場,新榮記創始人張勇曾稱:“成都不僅是一個懂吃的城市,消費市場也很有远景,近年來,成都米其林餐廳數量越來越多,這也從側面顯現了這座城市的市場潛力。”
7月22日,成都新茶飲品牌霸王茶姬的TEA BAR線下快閃店落址巴黎聖拉扎爾火車站,開業當天就招引了近2000人排隊打卡。
“這次也是趁著奧運會先開一家快閃店,借這個機會讓更多人體驗到我們中國的茶。”霸王茶姬巴黎快閃店的其间一位負責人顧蕎說。
事實上,霸王茶姬想讓我们體驗的不僅是中國的茶,而是“以東方茶,會国际友”。為此,快閃店還推出了聞香識茶、投壺、蹴鞠等中國味兒十足的互動游戲。顧蕎表明,“開業前幾天,客群根本以當地中國留學生為主,隨著奧運會臨近,明顯看到前來體驗的外國友人多了。”
在巴黎這座咖啡文明盛行的城市,來自東方的茶散發出纷歧樣的芳香。央視主持人白岩鬆說:“茶與咖啡,看似不同,實則相通,它們都是人類才智的結晶,是文明的載體。巴黎不僅應該有咖啡,也應該有茶。”
店裡的一磚一瓦、一桌一椅都來自中國,火鍋底料、辣椒、花椒、花菇、大棗等均來自成都,還專門設置了一個名為“寬窄巷子”的包間。小龍坎品牌相關負責人表明,“小龍坎海外門店比較強調中華文明的體驗,門店根本都是以傳統的中式古建筑出現,在用餐過程中還會有川劇變臉扮演。”
中國文明是小龍坎招引海外市場的關鍵點,“本年,我們還推出了龍年相關周邊,也和故宮聯名出了一些產品。我們期望能成為国际了解中國文明的重要窗口。”相關負責人說道。
海底撈也將川劇變臉、交融中國功夫的撈面扮演等融入服務,這些扮演紛紛從線下走到線上,在國外交际渠道引起廣泛傳播。冬至當天喝羊肉湯是成都人的習俗,海底撈乃至在海外多家門店開展冬至送羊肉湯的活動,以美食為載體傳播中國傳統文明。
在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看來,川菜的產業化發展需要在“走出去”的過程中實現。而通過在全球范圍都已有必定“群眾基礎”的美食這一“無國界語言”,成都顯然能夠贏得更多的國際“粉絲”,從而拓寬成都融入国际的范圍和深度。(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孟浩 吳喆)
公民日報社概況關於公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协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